•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可再生能源等自愿减排项目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 20210913要闻

电力


南方电网首个市级虚拟电厂在广州投运

       南方电网报报道,近日,广州市虚拟电厂顺利完成了基于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负荷资源精准调节,标志着南方电网首个市级虚拟电厂正式投入运行。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调控中心发电调度科表示,目前广州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已注册各类用户30家,完成签约15家,邀约响应能力约250兆瓦,实时响应能力约15兆瓦。


西藏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印发

        近日,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西藏自治区能源局印发《西藏自治区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其中提到,电网企业与电力用户交易的保底价格在电力用户缴纳输配电价的基础上,按照政府核定目录电价的1.2-2倍执行。电力中长期交易现阶段主要开展电能量交易,灵活开展发电权交易、合同转让交易,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开展输电权、容量等交易。风电、光伏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结算涉及中央财政补贴时,按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管理办法》等补贴管理规定执行。


煤炭


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实现对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

       国家发改委9月13日发布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向各地方和有关企业发出通知,就抓紧做好发电供热企业直保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工作做出安排,要求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直保并全覆盖,确保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线;发电供热企业和煤炭企业在今年已签订中长期合同基础上,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


发改委:煤企主动稳价,电企抓紧补库确保今冬明春用煤供应

       上海证券报9月13日讯,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近日召集多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研究今冬明春煤炭供应形势及保供稳价有关工作。发改委要求,各煤炭企业主动做好稳价工作,确保长协合同执行,积极挖掘增产潜能,抓紧上报增产申请,同时要求各大电力企业要抓紧补库,确保今冬明春用煤供应。华电集团、国家电投也于近日研究部署煤炭冬储工作。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预计煤炭供需形势继续改善,煤价有所回落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消息,2021年8月,国内煤炭增产保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煤炭生产情况继续改善。高温天气逐渐减退,动力煤消费旺季特征有所减弱,市场供需形势明显好转,动力煤市场价格涨势趋缓。综合来看,随着主产地煤炭产能加快释放,预计后期煤炭供应有望保持增长,煤炭需求将有所减弱,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继续改善,市场煤价将有所回落。


核电


全球首座四代核电石岛湾高温气冷堆临界

      界面新闻报道,据华能集团消息,9月12日9时35分,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机组正式开启带核功率运行。该示范工程项目是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技术主要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


可再生能源


农村拟开展大规模风电计划,潜在市场1000吉瓦

       证券时报讯,在9月10日第四届风能开发企业领导人座谈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下一步将在“三北”地区着力提升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优化风电基地化、规范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结合水电开发,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在中东南地区重点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特别在广大农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计划”等。业内认为,未来随着该计划开展,分散式风电的大发展将打开风电成长空间,潜在市场将达1000吉瓦。


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等自愿减排项目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新华社9月1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在合理科学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研究发展基于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重要试点内容。推广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符合绿色项目融资特点的绿色信贷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机构发行绿色债券。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参与生态保护补偿。


2030年中国碳峰值约140亿吨

       中新社电,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厦门)峰会9月10日举行,会上发布了《2021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报告》。《报告》指出,中国2030年碳排放的峰值大约是140亿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的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福建拟将电力、钢铁等284家单位纳入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

       近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福建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根据福建省2013-2020年度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5000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单位的碳排放核查结果,确定了纳入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的电力、钢铁、化工、石化、有色、民航、建材、造纸、陶瓷等9大行业共284家重点排放单位。2020年度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实行免费分配,采用基准线法、历史强度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2020年度配额总量由既有项目配额、新增项目配额和市场调节配额三部分组成。


企业


“十四五”华电拟在新疆投资1000亿

新华社报道,“十四五”期间,华电集团计划在新疆投资1000亿元、力争新增新能源装机2000万千瓦,助力新疆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期间,华电集团将重点推进南疆叶尔羌河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节能降耗、环保升级改造。


新能源汽车


发改委:2021年出台政策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近期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国家能源局会同工信部在2021年年内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从加强规划布局、移动居住社区充电桩安装、加强设备运维、提高供电保障等方面推动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国内外近三十家企业布局钠离子电池

       央视财经报道,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国内一些锂电池上下游企业也在为钠电池产业化做准备,国内外已有近三十家企业对钠离子电池技术进行了布局。江苏、山西、广东等地方政府也在加快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一些产业园区已经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国际


纽约州拟2035年100%销售零排放乘用车

       路透社报道,近日,美国纽约州州长签署法案,目标是到2035年所有新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都是零排放车型,且到2045年州内所售中型和重型汽车为零排放汽车。纽约市表示,为实现美国的气候目标,到2030年,该市200万汽车车主中需要有40万人改用电动汽车。该市承诺到2030年建立1万个路边收费充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