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之路如何走?
今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有何特征?又将遇到哪些难题?
蒋莉萍表示,如果用一个词描述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一定是“多元化”。“技术、设施、参与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等都将是多元化的,主体之间关系的建立或是通过政策性要求,或是通过市场行为。市场模式里有中长期、现货甚至期货等,用户需求方面也是多元化的,除传统意义上的供电外,还会有诉求绿色电力的,有诉求更高供电可靠性的。”
陈宗法则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具备五大特征:
第一,绿色低碳,新能源成为电量供应的主体;
第二,多能互补,实现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冷热电气水多能联供,开展综合能 源服务;
第三,源网荷储高度融合;
第四,建立起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
第五,建立一个智慧高效的电力系统。
“今年推出的深化电力改革的举措,如取消目录电价,让工商用户全部入市,放宽煤电电价涨跌幅限制,推行分时尖峰电价,都具有积极意义。”从发电侧的角度,陈宗法表示未来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来解决新能源随机性、经济性的问题,“电源侧想单打独斗已经不行了,必须要多能联供、源网荷储融合。”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还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从国际上看,丹麦作为实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先行者”,实现了将近60%的发电量来自风电和光伏。德国、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都实现了新能源发电量超过20%。尽管我国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位居世界首位,但从发电量来看,风电、光伏年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5.5%和3.1%,还处于中低比例新能源发展阶段。
夏清表示,当前的电力市场机制面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新能源几乎是零边际成本,难以形成分时价格来引导储能行为、与新能源互动的用电行为;
2、新能源容量定价困难,新能源发电取决于当时的气象条件,其有效容量与用户需求最大负荷是不匹配的;
3、缺少激励新能源主动降低自身波动性的价格信号,只有价格的激励才能促进源网荷储高效、精准的互动。
“在这样的机制下,用户或新能源企业将自主决策储能的投资行为,而不是发改委直接的微观管制,要求新能源企业直接配比储能。所以当前的现货市场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能源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颠覆性变革。”夏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