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18.9%,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近年来,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悄然变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我国制造业由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转移,制造业内部结构也由前述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调整。
产业政策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工具,以日本最为典型,尽管经济学家对产业政策有争议。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是选择性支持特定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的总称。典型政策工具有要素配置和产业组织两大类。前者包括金融扶持、外汇配给、资金补贴、市场保护等,这些均与财政、金融、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后者包括准入门槛、外资准入限制、兼并重组、产业联盟等,微观干预色彩更浓。实施产业政策,促使产业偏离原有发展路径,以实现加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竞争力提升等目标。作为产业政策的主要执行部门,日本通产省掌握的政策工具,除产业规划、行业准入、行政指导外,还控制了外汇配给、外资准入、信贷等金融工具,这些对经济追赶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产业政策是由国家层面制定的,系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国家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要通过制定国民经济规划(包括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产业扶持计划、财政投融资、货币手段、项目审批等途径来实现。我国外商投资目录分为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等政策。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政策性文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
2021年国务院4号文,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导向。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已形成以安全、质量、节能、环保等标准体系为导向的产业政策工具。“十一五”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企业节能改造,如“十一五”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十二五”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十三五”分级开展的“百千万”节能低碳行动等,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又如,从2015年开始的中央环保督察,对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碳中和背景下,要把握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今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这七个“要”也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政策导向。
一段时期以来,“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成为一些地方领导的“口头禅”,也成为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然而,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二产退了、居民收入降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随之下降:“笼子腾出来了鸟却没有进来”。所以,产业转型升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基于二产延伸三产,“退二优二”并举。“无中生有”也不是“一厢情愿”,而取决于地方发展定位和招商引资能力等因素。
创新是发展动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许多专家认为,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首先要把规模“做大”;实践中出现“极端”情形,如钢铁行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炼铁高炉却一开工就亏损;将螺纹钢生产线关掉建中厚板生产线,螺纹钢的利润却是最好的。
因此,创新要“四个面向”,重视市场导向,研发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应用前景广阔的低碳零碳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化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等技术,以及资源循环利用链接技术。发展电动汽车、高速铁路、智能家居等新型电气化设备和技术。建立并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碳生产力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是市场需求,也就是市场导向,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精神所在。
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体现在U形价值链曲线上,要提升底部、延伸两端、替代先行。提升底部就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左延伸要求形成更多的专利、知识产权和企业标准,围绕生产企业吸引研究院所进行技术创新,形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生产链的格局;向右端延伸要紧盯市场、占有市场、提供更多的市场服务,创造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产品升级可以从进口(境外输入均是)替代做起,从产业配套做起,以缓解“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的制约。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离不开招商引资;核心在于发展定位,关键在于营商环境,成功在于市场竞争力。招商质量比数量重要,因为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数量;落地比签约重要,毕竟落地才能产生效益;产业链招商比引进单个企业重要,因为产业链可以叠加并产生乘数效应;营商环境比政策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综合体现。
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已经明确,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地方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共同发力、持之以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