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发布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说:“碳减排要将全球视野与中国智慧结合,希望中国的报告能够在国际上形成互补和互相启发的格局,在一些路径和设计上有一些新的作用。


基础设施将持续产生碳排放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系主任张强解释,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平均寿命在40年左右,过去建设的和正在建设的基础设施,在未来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这种情况称为“锁定效应”。


        报告指出,火电、钢铁、水泥和陆地交通运输均是支撑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和部门,近30年发展迅速。全球主要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总体呈增长趋势,2020年全球火电、钢铁、水泥和陆地交通运输部门共排放二氧化碳241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0%。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拉动,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国家贡献了全球大部分新建产能,碳排放增速较快,成为上述主要能源基础设施碳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报告预测,如果全球主要化石能源基础设施持续扩张,持续新建基础设施的碳锁定效应将对低碳转型带来巨大挑战,而碳锁定效应并非一成不变,通过缩短能源基础设施服役年限、降低产能利用率等措施可减少其碳锁定排放。


必须扭转建设和投资惯性


        报告指出,全球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在未来几十年会面临严峻的转型挑战。


        全球火电行业碳排放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75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132亿吨,虽然燃煤电厂的碳排放在下降,但依然是当前排放的主体。


        2020年,全球钢铁行业直接碳排量是1990年的排放量将近3倍。“钢铁碳排放主要来自长流程工序。”张强告诉记者,发展中国家钢铁生产的大规模扩张,是主要驱动因素。


        水泥行业和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增长情况相似;机动车碳排放量在过去30年间增长了75%,目前,发达国家的机动车碳排放量占主导地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30年间,火电、钢铁、水泥行业碳排放分别增长了78%、53%、154%。


        张强指出,减排压力很大。目前,全球主要化石能源基础设施总体还在扩张阶段。如果不扭转建设和投资惯性,同时又要达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新兴发展中国家新建的化石能源基础设施会面临大规模提前退役局面,造成巨额的资本搁浅风险。


        在此基础上,报告为全球能源设施绿色转型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需扭转高碳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惯性,避免新的高碳增长带来的长期碳锁定效应,同时降低资产搁浅风险;二是加速能源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和有序淘汰,提升技术和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三是加大新兴低碳技术研发力度,推进氢能炼钢、碳捕集与封存等减排技术的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四是抓住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国际合作,构建全球零碳能源体系。


用数据说话,建立全球视野的数据库


        报告收集了全球电力、水泥、钢铁3个行业超过10万个基础设施的数据,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地理位置、工艺、能耗、排放信息的数据库,旨在以单个重点用能设施为研究单位,建立从设施层面追踪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排放的新方法,进而识别能源基础设施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治理思路,为推动全球化石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专家一致认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是全球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在此数据库基础上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形成系统性、有全球影响力的成果,进而从技术路径和科技创新角度启发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方向。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表示,“要有自己的数据库。有这样一个全球视野的数据库,对我们今后技术特别是宏观技术部署特别重要。”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排放数据库,将为基础设施研究提供基础。国际上较有名的数据库,无论是IEA(美国能源信息署)还是EIA(国际能源署),都有四、五十年的数据积累,希望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能够建立代表中国的数据库。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李政认为,报告相当于是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的年鉴,不仅能够支撑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优化的决策效应,还可以支撑高水平研究,尤其是战略研究,可有效支撑中国碳中和战略,助力全球气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