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在欧美考虑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消息刺激下,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中,国际油价WTI收盘价为119.4美元/桶,布伦特收盘价格为123.21美元/桶,创近十四年新高;欧洲天然气价格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7日盘中涨幅达到60%,达到345欧元/兆瓦时,收盘于227欧元/兆瓦时。同日,在欧洲气价的带动下,东北亚LNG进口价格指数JKM上涨到84.76美元/百万英热。持续上涨的国际油气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继2021年秋季以来新一轮对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
1-2月
天然气进口均价涨幅达84.5%,石油47%
2022年开年以来,持续上涨的国际能源价格使得国内能源进口成本飙升。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国内进口煤炭总量为3539万吨,进口均价为1056元/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151.5%;进口天然气总量为1985万吨,进口均价为4234元/吨,较2021年增长了84.5%;进口原油总量8514万吨,进口均价为3792元/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47%。
2022年1-2月主要能源品种进口情况
单位∶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此后国际能源价格跳涨。2月23日,布伦特油价为96.8美元/桶,3月7日则上涨为123.2美元/桶,短短9个工作日就上涨了26.4美元/桶。2月23日,TTF价格为88.3欧元/兆瓦时,3月7日则上涨到227.2欧元/兆瓦时,上涨了140欧元/兆瓦时。当前,对于国际油气价格的上涨预期还在不断上调。摩根大通的报告分析认为,如果俄罗斯的供应持续受阻,同时伊朗原油没有进入市场,布伦特原油年底可能达到185美元/桶。还有不少机构将油价预期上调得更高。
2月24日以后,俄乌冲突带来的持续上涨的国际能源价格对于国内进口成本的助推还将更加明显。由于煤炭进口在消费总量中占比不大,国际煤炭价格上涨对于国内电力的供应成本影响有限。而对外依存度超过70%的原油和45%的天然气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将进一步增加国内石油、天然气的供应成本,间接增加电力的供应成本。
进口价格上涨加剧终端用能成本压力
2022年以来,因为国际油价的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上涨明显。最近一次,3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调价消息,自2022年3月4日零点起,国内汽油价格上调260元/吨,柴油价格上调255元/吨。而近期国际油价又大幅上涨也带动全国多数地区92号汽油超过8元/升。
石油价格大涨,还带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及相关原料产品价格的上调。国内期货市场,原油化工期货全面上涨,3月7日,沪镍、原油、燃油、LU、沥青、PTA主力合约涨停。与此同时,化工产品提价明显。3月以来,多家国内外化工企业发布调价通知。3月3日,广东百川化工发布了涨价预警通知,称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多家上游材料供应商宣布不可抗力、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计划于3月15日起上调价格。巴斯夫发布涨价预告,计划于4月1日起,上调亚太地区的聚甲醛树脂(POM)及复合树脂的价格350美元/吨。
国际油、气价格的上涨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用能成本。自2022年2月以来,全国LNG价格持续攀升。2月10日开始,国内LNG市场开始大幅上涨。2月11日,陕西LNG最高挂牌价为5960元/吨,华南地区海气价格突破7000元/吨;3月8日,陕西最高挂牌价为8850元/吨,广东、福建LNG价格超过9500元/吨。
在高气价的作用下,目前一些地方出现陶瓷、玻璃水泥、建材等制造企业减产、停工的情况。《陶瓷信息》发布的报道显示,作为全国第一大建陶产区的广东,受能源成本制约,3月初陶瓷复产生产线不足50%,开窑率创下年后历史新低。其中,广东恩平的用气价格从年前的3.75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的6.75元/立方米。
在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回应国际油、气价格攀升的影响时表示,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的攀升客观上会使得国内进口成本有所抬升,但总体上是可控的。“这是因为,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能源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多元化,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同时,中国正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洁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将有效对冲和减缓外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