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综合智慧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呈现出成长性、竞争性、布局模式多样、盈利模式多样的发展态势。多家能源央企和大型民企均已涉足综合能源服务。
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离不开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盈利能力是关键。综合智慧能源是完全市场化的新兴产业,企业现行的商业模式制约了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工作。
典型应用场景
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典型场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从功能来看,可分为智慧城镇型(含新、老城区/镇,结合智慧城市)、产业园区型(含工业园区、高新园区,单一产业或多种类产业)、集群楼宇型(含单一建筑和“主体+裙房”建筑)。
各项目在前期规划和立项阶段着手获取特许经营权以绑定客户群,降低后续投资风险。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形式多样,可与区域开发商合作、与政府合作适合大型项目,与园区签署合同能源管理。
1)智慧城镇型。智慧城镇型主要面向城市新区、老城区或县镇区域扩建改造。需要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开展的综合智慧能源建设和服务,客户主体是地方政府。此类型着力解决能源需求大、种类多、环保要求高等问题。
结合智慧楼宇、智慧交通、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等手段,打造绿色、生态、节能、高效、安全的城市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以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燃机、超低排放火电、水电、生物质(垃圾)发电、地热应用、大电网供电为基础的能源供应,结合分布式光伏、低风速景观式风电、热泵、储能等多种能源供应形式。
2)产业园区型。产业园区型主要指工业园区或高新园区。园区又可以是单一种类产业园区或是多种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综合能源区域规模差别比较大,有不到十平方公里的小型工业园,也有达到几百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特点是能源需求密度较大,除电、冷、热等能源需求外,有蒸汽、热水、余热综合利用、充电桩及充电场等需求。能源供应形式主要有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大电网供电、余热利用、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分布式风电、储能等。
高新园区主要针对机场空港、高铁枢纽中心、高教园区、科技园区、高新开发区、大学校区、数据中心、现代化医院等规划建设的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源供应形式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为主,包括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风电、供热管网系统、储能和充电桩等。
3)集群楼宇型。集群楼宇型项目是依托商业建筑、总部基地、办公大楼、宾馆酒店、专科医院、酒店式公寓、写字楼、别墅区和小型高档社区等进行综合智慧能源建设的项目。通常面对单一形式、“主体+裙房”形式、小规模的群体建筑形式开展综合智慧能源建设。集群楼宇型项目对能源供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他类项目,能源供应主要包括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燃机、内燃机、大电网供电、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地热、储能等。
商业模式应用
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离不开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盈利能力是关键。针对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特点,不同区域资源的亮点,地方政府和业主的痛点以及项目盈利的难点,顶层设计综合能源商业模式,才能为推进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综合智慧能源常用商业模式见表1所列。
商业模式创新设想
商业模式的定义相对宽泛,目前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从多个角度认识和分析综合智慧能源商业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
综合智慧能源的特色是多能联动、跨界集成,跨越多种产业,可以说是一种新业态。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单一式创新,而是涉及技术进步、政策环境、公司管理和运营等诸多因素的集成创新。
在综合智慧能源发展过程中,随着设计技术、集成能力、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经验与案例的增加,也会不断催生、创新商业模式。
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是国家大力发展的能源利用形式,但现行能源政策下,所发电力存在上网价格低、直供电政策不允许等多重障碍。项目开发应紧密跟踪电力体制改革进展,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整合售电服务、市场化交易、直供电、增量配网、智能微网、综合能源服务等方式,促进所发电力就近消纳,加大同电网、燃气企业的合作力度,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优势。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需要创新能源发展模式,特别是创新商业模式。当前,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模式还存在的问题有:从产业链条来看,综合能源系统具备长产业链、强专业化特征,绝大部分服务尚难以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以支撑综合能源系统的构建;从投资运营来看,综合能源系统重资产驱动的产业特征制约了大量轻资产能源服务商参与;从数字化程度来看,能源流与信息流未实现深度融通并产生价值,依托数字技术激发的模式创新路径还不明晰。
未来,随着能源信息技术进步、体制机制壁垒破除及市场机制完善,综合能源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将经历从系统服务到平台服务再到生态服务三个阶段。
系统服务阶段重在打造集成式、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服务,推动服务模式从专注单一环节、单一领域向提供全环节、全周期一站式系统服务转变。这一阶段商业模式发展关键在于针对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中的模式创新问题给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支撑终端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服务形态、组织形式、运作方式三方面:
1)服务形态上,单体式向集成式发展。单体模式专注于在细分领域提供单一的解决方案,如分布式光伏、余热/压利用等,无法支撑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这一涉及多环节、长产业链的复杂系统,因此需要向集成模式发展。主要有存量市场轻资产集成式和增量市场重资产集成式两种典型模式,其中,存量市场主要基于现有能源系统,重在运营管理集成,如配置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实现协调优化运营;增量市场主要是打破行业壁垒,重在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全环节集成。
2)组织形式上,从相对独立向分工协作发展。在体制机制壁垒、技术环节壁垒无法破除的阶段,混合所有制是实现分工协作的核心模式,有助于汇聚各方优势力量,加快项目落地。
通过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业主方等,以项目公司为主要载体,面向投资风险大、技术复杂度高的综合能源项目开展合作,采用“资产所有多元化+运营维护专业化”方式,实现多方共赢。
3)运作方式上,从关注短周期投资建设(BT或BOT)趋向于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建设运营(BOO)。综合能源项目的BT模式或BOT模式均是以投资为核心并关注投资收益,到期需要移交资产。然而,这种赚取投资收益的模式并不适合综合能源系统长远发展。从用户角度来看,面对这一涉及电热冷气的复杂物理系统,其本身因专业知识所限难以实现全环节的运营维护。从能源服务商角度来看,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贯穿投资建设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够持续获得运营收入,同时增强用户黏性。